“中原书风”“中原画派联盟”扬帆起航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河南逐步确立了书法大省的地位,并形成了以雄强、豪放为特征的中原书风,目前在中国书坛以地域命名得到公认的也只有河南一家。由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中国领导干部网书画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并实施的“中原书风联盟”新生群体组织筹备成立了,昭示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为共同打造中原书风联盟;将邀请更多的艺术机构暨书画家融入进来,牢牢抓住观众心理,吸引观众眼球,激活文化消费,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历史地位至高无上安危关乎天下兴亡。河南历史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主流时段,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血脉筋骨,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荣耀,谱写了中华文明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华彩乐章。中原地区的书法名家灿若群星,有历史记载的河南籍书法家超过4000人。河南对我们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文字、古都和圣人。秦朝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李斯、北朝书圣郑道昭、书“熹平石经”的蔡邕、与“书圣”王羲之齐名的钟繇、唐初四大家的褚遂良、瘦金体的创立者宋徽宗、清初的“神笔”王铎,都是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此外,法家、墨家、杂家、名家等创始人或集大成者大多是河南人,中原书风的碑派先辈们在这条充满荆棘乱石的山路上伐木开道,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开拓之路犹漫漫而修远。书法成就仰如高山,书法又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今天个性鲜明的中原书风和创作上的一枝独秀。检索20多年来的中国书坛,河南书法大省地位凸显:从1990年第四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至今,河南作者在全国重要大展大赛中,不论是入选数量还是获奖数量,始终位居前茅。每届“兰亭奖”获奖人数、按分数来评选的“兰亭状元””都出自河南。“第一届是米闹,第二届是吴行,第三届是陈花荣,第四届的冯印强”等都出自中原书坛。纵观河南书法家的作品,不难从中感受到雄强、厚重、稚拙、质朴、豪放、博大的风格特征。中原书风所依据的汉文字,充分体现了中原人的创造精神,换言之,中国书法及中原书风是创造精神的产物。纵观四千年书法史,书法这门艺术靠两种精神支撑着:即创造精神和人文精神。中原书风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书风,它代表的是中国书法的创造精神,从魏晋以前非经典的书法素材取法,往往是一条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学书之路,而要把民间书法打造成当代经典,则更是需要卓尔不凡的创造精神和高屋建瓴的卓越见识。
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复兴期”的河南书法起航扬帆。河南连续举办中原书法大赛、墨海弄潮展、河南书法周等书法展览竞赛活动,在全国书法界引起巨大反响,刮起了被广为赞誉的“中原书风”。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河南书法已跃居全国先进行列,这个由中原书法家群体共同打造的“品牌”,时至今日仍是唯一以地域命名的书法风格流派,彰显了河南书法大省的地位。河南书法爱好者有数十万之众,其中省书协会员人数超过6000人,河南书法艺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河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又滋养着各行各业热爱书法艺术的人们,这是河南书法家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先天条件。今天我们来重新审视中原书风,就无疑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河南书协主席宋华平说:书法已经成了河南的文化品牌,多次“国展”获奖进一步巩固了河南书法大省的地位。“未来我们要着重培养一批中原书风的代表人物,创作一批精品,启动书法人才系统工程,推动书法事业的普及和繁荣,保护根文化。正是由于河南书法在活动组织、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法编辑出版上的全面开花,省书协的掌门人宋华平当之无愧地当选过2009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他们才是河南从书法大省走向书法强省的基石。
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首屈一指,其所具有的独特性、持续性、愉悦性、益智性,是当今实施文化立省战略的先导力量和基础条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让人共鸣,让人亲近,让人仰慕。中原书风不仅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而是活跃于当代的书坛上。面对辉煌,今天我们来重新审视中原书风,就无疑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河南省书法名家居安思危,深入研讨——顶着书法强省的荣光,未来河南书风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让书法豫军持续发力?
我们深知“中原书风联盟”刚刚起步,还需要广大联盟成员携手共进,实现联盟的宗旨和既定目标,为实现联盟对促进中原书风有序健康发展的承诺。如今联盟单位暨艺术合作机构数量已加盟有20多家,我们相信,联盟的不断发展壮大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书画组织及个人加入进来,中原书风联盟的影响力和平台效应将进一步扩大。对于提升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作用十分突出。以书画为媒宣传河南,就能以其独特魅力而跨越区域和文化界限,直抵心灵深处,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引起普遍而持久的共鸣和认同。早日使厚重河南、文化河南深入人心,让中原书风、中原画派享誉全国、走向世界。(总策划:张玉树)
中原画派令各路英豪竞折腰
中原沃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黄河文化,锻就出一代又一代象范宽、荆浩、吴道子、郭熙、李唐、张择端、王铎等画圣与大家。近、现代以来,尤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东西,随着各种艺术学校纷纷成立,热爱艺术的青年闯南走北,出国求学,新文化在全国兴起。新一代艺术家,慢慢成熟。全国各门各派异彩纷呈。
中原主要代表画家如:谢端阶、丁折桂、贺志伊、周中孚、叶桐轩、李宝铎、马基光、林国选、贾慎斋、龚柯、郝石林、陈天然等等。对中原画派的形成都起着奠基的作用。其主要特点:
一、作品多以中原风土人情为主,主要作品以黄河文化为背景多融诗书画为一体进行创作。如谢瑞阶的《大河上下浩浩长春》、丁折桂的《少林寺全景》、贺志伊的《万山深处水运忙》、周中孚的《黄河万里图》、李宝铎的《山居图》、马基光的《探流沙》、《助人为乐》、叶桐轩的《春风锦绣》、林国选的《和品万岁》、贾慎斋的《秋韵》、龚柯的《嵩山月皎》、《引漳入林》、郝石林的《邙山新貌》、陈天然的《出于幽谷》、《中原取经图》等等。特别是谢端阶先生为人民大会堂外国元首厅创作的巨作《大河上下浩浩长春》,堪称中国画史上经典。周中孚先生八十年代历时六年创作的160余米长卷《黄河万里图》轰动全国画界。 作为张大千的得意弟子李宝铎先生的白描作品《洛神》,曾在日本等国展出。
二、多数出自名校,出自名门。其文化修养、生活阅历、艺术道路不凡,传统功力深厚。如谢端阶先生毕业于上海美专,并担任美术界主要领导;丁折桂先生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贺志伊先生毕业于北平大学艺术系;周中孚先生毕业于上海美专,师从刘海粟、倪怡德等;叶桐轩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李宝铎先生毕业于上海美专,师从张大千、张善子大师;马基光先生毕业于杭州国力艺专,曾任省群艺馆领导;林国选先生毕业于上海美专;郝石林先生毕业于杭州国力艺专,师从潘天寿;龚柯先生毕业于北平艺专,师从黄宾虹等,曾任郑州市美协领导;陈天然先生曾任省美协界领导。他们多是终生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为中原培养出大批书画人才。
三、是同饮黄河水,风格各不同。中原画派的画家,最大的特点是其艺术风格人各一面。如谢端阶的风格,中西结合,大笔大渲,气势磅礴,震人心田,一代大师风范;丁折桂的风格,重彩浓墨,不拘小节,自成新路,人皆为之叹服;贺志伊的风格,醇雅清新,研静灵秀,别具一格;叶桐轩的风格,传统功力扎实,须髯飘逸,庄严绝俗;马基光的风格,制图严禁,笔墨奔放,富有壮美意境;周中孚的风格,构线传统,写生功底深厚,笔法娴熟,艺术感染力强,与时俱进,生活气息浓;李宝铎的风格,传统沉稳,不张不扬,耐品耐看,不落陈套;林国选的风格,绌雅兼容,笔笔到位,春分得意,朝气蓬勃;郝石林的风格,线墨老顿,笔法稳健,承古标新,灵动致远;龚柯的风格,笔墨纷披,潇洒淋漓,气度恢宏,万象更新;陈天然的风格,笔致苍老,表现力强,积墨深厚,超脱绌辣,乡情味浓,一阵泥土飘香。由于中原地处中国中部的优势,诗画二圣又出自中原,故中原画派应突出:弘扬传统,博采众长,中西结合,诗画交融这样的大体特色。
中原画派的画家,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其作者与作品,在历史的某一阶段曾在全国轰动过。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整整几十年间,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欣赏、认识及关心、宣传程度都很低,不及其他地域。在加上思想保守僵化,故热闹一时,过眼烟云,早已淡忘。与其他地区大师、大家相比,虽然多数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中原画派,其画家作品的价位却远低于其他地域画家作品的价位。实际上,其他地域画派的不少骨干人物也曾属中原画派之群体分子。中原画派的作品现在已在市场上慢慢地、很骄傲的展露出来,其情行价位正稳步上升。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越来越高,收藏者头脑日趋清醒,研究绘画的队伍逐渐扩大,对绘画作品水平的反复比较,社会交流越来越广,中原画派的地位逐渐提高,必将齐名于全国其他各大画派。中原画派——必将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骄傲!﹝责任编辑:张玉树﹞
(憾缺“中原画派”感怀)
国粹奇葩靓艺坛 ,
丹青门派各争姸。
京津海上开山岳,
黄土金陵伴岭南 .
书画圣贤出生地,
炎黄文化发祥源。
憾无画派中原立,
先祖墓前愧对天。
(注释:中国画坛各画派是:京津、海上、岭南、金陵、长安、黄土、长江、东北等画派)﹝责任编辑:张玉树﹞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历史地位至高无上安危关乎天下兴亡。河南历史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主流时段,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血脉筋骨,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荣耀,谱写了中华文明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华彩乐章。中原地区的书法名家灿若群星,有历史记载的河南籍书法家超过4000人。河南对我们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文字、古都和圣人。秦朝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李斯、北朝书圣郑道昭、书“熹平石经”的蔡邕、与“书圣”王羲之齐名的钟繇、唐初四大家的褚遂良、瘦金体的创立者宋徽宗、清初的“神笔”王铎,都是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此外,法家、墨家、杂家、名家等创始人或集大成者大多是河南人,中原书风的碑派先辈们在这条充满荆棘乱石的山路上伐木开道,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开拓之路犹漫漫而修远。书法成就仰如高山,书法又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今天个性鲜明的中原书风和创作上的一枝独秀。检索20多年来的中国书坛,河南书法大省地位凸显:从1990年第四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至今,河南作者在全国重要大展大赛中,不论是入选数量还是获奖数量,始终位居前茅。每届“兰亭奖”获奖人数、按分数来评选的“兰亭状元””都出自河南。“第一届是米闹,第二届是吴行,第三届是陈花荣,第四届的冯印强”等都出自中原书坛。纵观河南书法家的作品,不难从中感受到雄强、厚重、稚拙、质朴、豪放、博大的风格特征。中原书风所依据的汉文字,充分体现了中原人的创造精神,换言之,中国书法及中原书风是创造精神的产物。纵观四千年书法史,书法这门艺术靠两种精神支撑着:即创造精神和人文精神。中原书风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书风,它代表的是中国书法的创造精神,从魏晋以前非经典的书法素材取法,往往是一条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学书之路,而要把民间书法打造成当代经典,则更是需要卓尔不凡的创造精神和高屋建瓴的卓越见识。
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复兴期”的河南书法起航扬帆。河南连续举办中原书法大赛、墨海弄潮展、河南书法周等书法展览竞赛活动,在全国书法界引起巨大反响,刮起了被广为赞誉的“中原书风”。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河南书法已跃居全国先进行列,这个由中原书法家群体共同打造的“品牌”,时至今日仍是唯一以地域命名的书法风格流派,彰显了河南书法大省的地位。河南书法爱好者有数十万之众,其中省书协会员人数超过6000人,河南书法艺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河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又滋养着各行各业热爱书法艺术的人们,这是河南书法家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先天条件。今天我们来重新审视中原书风,就无疑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河南书协主席宋华平说:书法已经成了河南的文化品牌,多次“国展”获奖进一步巩固了河南书法大省的地位。“未来我们要着重培养一批中原书风的代表人物,创作一批精品,启动书法人才系统工程,推动书法事业的普及和繁荣,保护根文化。正是由于河南书法在活动组织、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法编辑出版上的全面开花,省书协的掌门人宋华平当之无愧地当选过2009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他们才是河南从书法大省走向书法强省的基石。
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首屈一指,其所具有的独特性、持续性、愉悦性、益智性,是当今实施文化立省战略的先导力量和基础条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让人共鸣,让人亲近,让人仰慕。中原书风不仅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而是活跃于当代的书坛上。面对辉煌,今天我们来重新审视中原书风,就无疑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河南省书法名家居安思危,深入研讨——顶着书法强省的荣光,未来河南书风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让书法豫军持续发力?
我们深知“中原书风联盟”刚刚起步,还需要广大联盟成员携手共进,实现联盟的宗旨和既定目标,为实现联盟对促进中原书风有序健康发展的承诺。如今联盟单位暨艺术合作机构数量已加盟有20多家,我们相信,联盟的不断发展壮大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书画组织及个人加入进来,中原书风联盟的影响力和平台效应将进一步扩大。对于提升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作用十分突出。以书画为媒宣传河南,就能以其独特魅力而跨越区域和文化界限,直抵心灵深处,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引起普遍而持久的共鸣和认同。早日使厚重河南、文化河南深入人心,让中原书风、中原画派享誉全国、走向世界。(总策划:张玉树)
中原画派令各路英豪竞折腰
中原沃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黄河文化,锻就出一代又一代象范宽、荆浩、吴道子、郭熙、李唐、张择端、王铎等画圣与大家。近、现代以来,尤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东西,随着各种艺术学校纷纷成立,热爱艺术的青年闯南走北,出国求学,新文化在全国兴起。新一代艺术家,慢慢成熟。全国各门各派异彩纷呈。
中原主要代表画家如:谢端阶、丁折桂、贺志伊、周中孚、叶桐轩、李宝铎、马基光、林国选、贾慎斋、龚柯、郝石林、陈天然等等。对中原画派的形成都起着奠基的作用。其主要特点:
一、作品多以中原风土人情为主,主要作品以黄河文化为背景多融诗书画为一体进行创作。如谢瑞阶的《大河上下浩浩长春》、丁折桂的《少林寺全景》、贺志伊的《万山深处水运忙》、周中孚的《黄河万里图》、李宝铎的《山居图》、马基光的《探流沙》、《助人为乐》、叶桐轩的《春风锦绣》、林国选的《和品万岁》、贾慎斋的《秋韵》、龚柯的《嵩山月皎》、《引漳入林》、郝石林的《邙山新貌》、陈天然的《出于幽谷》、《中原取经图》等等。特别是谢端阶先生为人民大会堂外国元首厅创作的巨作《大河上下浩浩长春》,堪称中国画史上经典。周中孚先生八十年代历时六年创作的160余米长卷《黄河万里图》轰动全国画界。 作为张大千的得意弟子李宝铎先生的白描作品《洛神》,曾在日本等国展出。
二、多数出自名校,出自名门。其文化修养、生活阅历、艺术道路不凡,传统功力深厚。如谢端阶先生毕业于上海美专,并担任美术界主要领导;丁折桂先生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贺志伊先生毕业于北平大学艺术系;周中孚先生毕业于上海美专,师从刘海粟、倪怡德等;叶桐轩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李宝铎先生毕业于上海美专,师从张大千、张善子大师;马基光先生毕业于杭州国力艺专,曾任省群艺馆领导;林国选先生毕业于上海美专;郝石林先生毕业于杭州国力艺专,师从潘天寿;龚柯先生毕业于北平艺专,师从黄宾虹等,曾任郑州市美协领导;陈天然先生曾任省美协界领导。他们多是终生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为中原培养出大批书画人才。
三、是同饮黄河水,风格各不同。中原画派的画家,最大的特点是其艺术风格人各一面。如谢端阶的风格,中西结合,大笔大渲,气势磅礴,震人心田,一代大师风范;丁折桂的风格,重彩浓墨,不拘小节,自成新路,人皆为之叹服;贺志伊的风格,醇雅清新,研静灵秀,别具一格;叶桐轩的风格,传统功力扎实,须髯飘逸,庄严绝俗;马基光的风格,制图严禁,笔墨奔放,富有壮美意境;周中孚的风格,构线传统,写生功底深厚,笔法娴熟,艺术感染力强,与时俱进,生活气息浓;李宝铎的风格,传统沉稳,不张不扬,耐品耐看,不落陈套;林国选的风格,绌雅兼容,笔笔到位,春分得意,朝气蓬勃;郝石林的风格,线墨老顿,笔法稳健,承古标新,灵动致远;龚柯的风格,笔墨纷披,潇洒淋漓,气度恢宏,万象更新;陈天然的风格,笔致苍老,表现力强,积墨深厚,超脱绌辣,乡情味浓,一阵泥土飘香。由于中原地处中国中部的优势,诗画二圣又出自中原,故中原画派应突出:弘扬传统,博采众长,中西结合,诗画交融这样的大体特色。
中原画派的画家,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其作者与作品,在历史的某一阶段曾在全国轰动过。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整整几十年间,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欣赏、认识及关心、宣传程度都很低,不及其他地域。在加上思想保守僵化,故热闹一时,过眼烟云,早已淡忘。与其他地区大师、大家相比,虽然多数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中原画派,其画家作品的价位却远低于其他地域画家作品的价位。实际上,其他地域画派的不少骨干人物也曾属中原画派之群体分子。中原画派的作品现在已在市场上慢慢地、很骄傲的展露出来,其情行价位正稳步上升。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越来越高,收藏者头脑日趋清醒,研究绘画的队伍逐渐扩大,对绘画作品水平的反复比较,社会交流越来越广,中原画派的地位逐渐提高,必将齐名于全国其他各大画派。中原画派——必将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骄傲!﹝责任编辑:张玉树﹞
(憾缺“中原画派”感怀)
国粹奇葩靓艺坛 ,
丹青门派各争姸。
京津海上开山岳,
黄土金陵伴岭南 .
书画圣贤出生地,
炎黄文化发祥源。
憾无画派中原立,
先祖墓前愧对天。
(注释:中国画坛各画派是:京津、海上、岭南、金陵、长安、黄土、长江、东北等画派)﹝责任编辑:张玉树﹞